文|菁媽
兩歲的小米在小區(qū)的小伙伴天天在一起玩玩具,兩個的媽媽在一旁聊天,一下就聽到天天哇哇大哭,而兩個媽媽趕緊跑到孩子身邊,原來天天在玩玩具的時候,霸著玩具不給小米玩, 小米一生氣就咬了一口天天的手,天天就哇哇大哭!
小米的媽媽心里面非常過意不去,趕緊批評小米:“小米 你怎么可以咬小朋友呢,這樣是不對的”!
(資料圖片)
媽媽說完還用手拍了拍小米的小嘴巴:“因為你咬別的小朋友,所以媽媽要打你的小嘴巴”,小米聽了媽媽的話哇地一聲也哭了起來,本來兩個小朋友玩得好好的,結(jié)果就 不歡而散 !
而小米第2天出去玩的時候,又咬了另外一個小朋友,導致小米 成了小區(qū)里面孩子們排擠的對象, 大家都不跟她玩,說她經(jīng)常咬小朋友,小米的媽媽也很困惑, 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咬人呢?
原因一:口腔敏感沒有得到滿足出現(xiàn)的補償反應
孩子大概到三四個月的時候,會出現(xiàn) 口腔敏感期, 這個時候 孩子就特別喜歡什么都往嘴巴里面塞。
第1個往孩子嘴巴里面塞的就是孩子的小手指,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到四五個月的時候天天吸吮著自己的手指,感覺自己的手指就是非常好吃的一個東西。
有 些家長覺得孩子吃手指比較臟,不干凈會導致孩子生病,于是就把孩子的手指從孩子的嘴巴里面扯出來,不讓孩子吃。 甚至有些家長 在孩子的手指上涂上辣椒,或者是風油精 等等,讓孩子一吃手就辣得哇哇的大哭,用這樣的方法來避免孩子吃手指。
殊不知,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時候,吃手指就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反應,他是用嘴巴來感受這個世界,第1個感受的就是他的手指,慢慢的他看到東西都往嘴巴里面塞。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 洗干凈孩子的小手,或者是給孩子拿到手邊的東西都是干凈的 ,可以咬的,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地滿足他的口腔敏感期。當然這個時候也可以給孩子用上 安撫奶嘴 ,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滿足的吸吮需求。
如果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沒有給予孩子及時滿足,就容易導致孩子以后向內(nèi),以后也一直啃手指,慢慢的孩子會出現(xiàn) 甲溝炎 ,甚至是 骨髓炎 ,要么就是喜歡咬別的孩子!
原因二: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得不到滿足,發(fā)泄情緒
有些孩子發(fā)泄情緒的方式是打人,有些孩子發(fā)泄情緒是咬人,而 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他的攻擊性就會比較強, 孩子的攻擊性有些表現(xiàn)為咬人或者是打人。
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會更容易有攻擊性,或者是父母關愛給不到位的孩子,更容易有攻擊性!
所 以孩子咬人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內(nèi)心缺愛 ,他可能是用咬人來表達憤怒,也有可能是用咬人來引起媽媽的關注。
原因三:孩子長牙齒想咬東西
還有一種咬人是因為孩子的 牙齒真的很癢 ,他不僅咬人可能還會咬其他的東西,這是因為孩子在長牙的時候牙齦很癢,所以家長在孩子長牙期間要給孩子用 牙膠 , 把牙膠進行冷藏后給孩子咬,還可以緩解孩子長牙期間的不適。
所以孩子喜歡咬人往往都是因為家長沒做對,作為媽媽千萬不要去責怪孩子,不要去打罵孩子,而是要多陪伴孩子,多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
同時到了孩子一歲之后,要給孩子提供稍微硬一點的食物,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鍛煉咀嚼能力!
(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關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