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是誰不免都會遇到一些挫折,有的人堅強挺過去;有的人消極懈怠,這時候就會來上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大多數(shù)人對這句話的看法都是抱著負面的情緒,他們認為人的生死由天來決定了,我們不必做什么掙扎,不必奮斗,只要等著天公評判就好了,至于是否能獲得榮華富貴就更不用奢求了,那都是上天注定的,所以自己這么悲慘的境地與自己無關(guān),這也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松懈,對自己責任的一種推卸。
以上的理解是多數(shù)人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的看法,其實這種理解是大錯特錯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其實有這種理解也不算奇怪,畢竟單純地看這句話,確實是有一些消極悲觀的出世態(tài)度。但是還有一個詞叫做斷章取義,用在這句話身上就非常地合適了,因為這句話就是從論語上面截取下來的。
人人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實后面還有一句。因為很少人真正了解這句話,隨意后人應用這句話的時候,就僅僅截取了這一句,殊不知下一句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這句話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可惜卻沒幾個人知道。
其實這句俗語的出處是《論語》中的顏回篇,就像歇后語一樣,這句話是也可以說是出自古代的一個著名典故,那就是子夏勸人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落難的人跑到孔子的高徒子夏那里請教,他哭訴自己的不順心的事情。
子夏就安慰他,說了好長的一段話,其中就包括上面的那句俗語,但是后面的意思更為重要,看完發(fā)人深省。他說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后,下面又提出了解決方法,他說做人要堅持自己,要做到守“禮”,要堅持最初的目標,不要輕言放棄,那樣的話天下的人就自然會尊重你,親近你,自己自然就有兄弟,有朋友,自然會度過難關(guān)。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句話是出自儒家經(jīng)典《論語》,儒家的思想主張的是積極入世,改造世界,尤其后世的朝代都是尊崇儒家的入世思想,怎么會說出這么消極的話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是說聽從天意,消極度日,而是在面對困境時,要努力尋求出路,一定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所以說萬不可斷章取義,單單從一句話的表面意思來理解一句話。
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下一句最重要,卻沒幾個人知道網(wǎng)友們怎么看待這句話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關(guān)鍵詞: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