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短期需求的不確定性,對多家藥企來說,由于奧司他韋被納入集采,降價明顯,利潤空間也相對有限,能否實現“以價換量”,仍需打上問號。
(資料圖)
“甲流”(甲型流感)來勢洶洶。
除了2月27日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甲流”在最近7天的百度搜索指數也持續(xù)上升,2月27日,“甲流”“流感”的百度搜索指數分別達到229974次和16396次。其中,“甲流”搜索指數較去年同期猛增6311%。
隨著“甲流”進入高發(fā)期,抗流感藥物隨之需求旺盛,被喻為“流感藥物之王”的奧司他韋更是被推上風口。
這款經典的抗流感藥物,2019年市場規(guī)模(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以及中國城市實體藥店)一度超過65億元。
從市場格局來看,國產奧司他韋廠商可謂“摩拳擦掌”:國家藥監(jiān)局官網顯示,奧司他韋在國內共有30個國產批號,涉及東陽光藥(01558.HK)、石藥集團(01093.HK)、博瑞醫(yī)藥(688166.SH)、華海藥業(yè)(600521.SH)、科倫藥業(yè)(002422.SZ)、一品紅(300723.SZ)、雙鷺藥業(yè)(002038.SZ)、諾泰生物(688076.SH)等數十家上市藥企,涵蓋膠囊、顆粒、干混懸劑等多種劑型。
“甲流”肆虐,資本市場也跟著“躁動”:諾泰生物、東陽光藥等概念股近日均被拉漲。在資金密集關注下,奧司他韋相關概念股能在風口上站多久?
數十家上市公司搶灘
在國產奧司他韋廠商中,東陽光藥無疑獨占鰲頭。
根據東陽光藥年報,2013年,公司旗下的磷酸奧司他韋產品“可威”占據國內該產品的市場最大份額,此后,據公開信息,“可威”也一直占據國內九成的市場份額。
根據公開信息,以2021年等級醫(yī)院分析來看,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占據了94.66%的市場份額,羅氏的產品市場份額5.05%,博瑞醫(yī)藥的產品市場份額0.08%。在零售市場,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也遙遙領先。
據東陽光藥介紹,公司核心產品之一的“可威”(磷酸奧司他韋)是中國抗流感病毒臨床應用的一線用藥,其顆粒劑型為公司獨家專利產品。
東陽光藥的磷酸奧司他韋不僅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還在2020年繼續(xù)入選《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版)》。此外,2020年,公司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劑型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為國內首家符合該標準的品種。
作為拳頭產品,“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與膠囊)2019年一度創(chuàng)下59.33億元的銷售神話,占東陽光藥總營收的95%以上。
不過,由于2020年-2021年國內人口流動降低,流感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銷量出現直線下滑。
2020年,“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與膠囊)營業(yè)額降低至20.69億元,2021年更是銳減至5.55億元,同比下滑七成。
不過,2022年上半年開始,“可威”的銷售有所回暖,“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與膠囊)的營業(yè)額為10.06億元,數值已超過2021年全年。
東陽光藥也在2022年半年報中提到“可威”銷售回暖的原因,“中國疫情防控總體趨于平穩(wěn),在社會人流水平及流感病例數日漸恢復,以及本公司渠道庫存正?;那闆r下,公司核心產品可威憑借多年在流感治療領域積累的品牌優(yōu)勢,以及其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優(yōu)勢,藥品銷量呈現非常良好的回暖趨勢”。
不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隨著數十家上市藥企搶灘入局,奧司他韋這一賽道也日漸擁擠。
由于布局了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藥,另一家藥企博瑞醫(yī)藥也有相對優(yōu)勢。
據博瑞醫(yī)藥介紹,在國內,公司不僅布局了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藥,也先后取得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的生產批文。
2021年8月,博瑞醫(yī)藥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獲得《藥品注冊證書》,獲批上市。同時,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藥也已通過國家藥監(jiān)局藥品審批中心的技術審評。
在此基礎上,博瑞醫(yī)藥的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也于2022年6月獲批上市。
幾乎同時,2022年6月,諾泰生物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核準簽發(fā)的《藥品注冊證書》。
一個月之后的2022年7月,一品紅、華海藥業(yè)也先后披露,公司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在國內獲批上市。
到了2022年12月,雙鷺藥業(yè)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30mg、75mg)也獲批上市,其中30mg為用于兒童的小規(guī)格制劑。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碧生源(00926.HK)控股的中山萬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現代(600420.SH)控股的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坪山制藥有限公司,上海醫(yī)藥(601607.SH)間接參股的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均布局了奧司他韋產品。
短期放量還是長期利好?
市場對奧司他韋的需求旺盛,相關藥企如何看待其影響?是否會調整對奧司他韋的產能安排?
3月1日,華海藥業(yè)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公司按需供應奧司他韋,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此外,諾泰生物證券部人士也保持相對審慎的態(tài)度,“我們的磷酸奧司他韋產品已中標國家藥品集采,相信會對公司營收帶來積極的影響,不過目前有眾多企業(yè)都布局了磷酸奧司他韋產品,市場競爭比較激烈?!?/p>
對于奧司他韋的熱銷,也有一些藥企公開作出回應。
2月28日,一品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談及奧司他韋產品產銷情況時指出,“公司主要實行‘以銷定產’原則,即依據銷售計劃、庫存情況等制定生產計劃,結合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實現多品種高效生產,以提高均衡生產水平。隨著公司南沙聯瑞智能生產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公司生產能力能夠完全滿足公司業(yè)務開展需求”。
對于奧司他韋的產能安排,博瑞醫(yī)藥在互動平臺上曾表示,“由于目前市場上的奧司他韋產品大部分沒有自有原料藥,公司將以原料藥優(yōu)勢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公司的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優(yōu)勢明顯,可以更快響應突發(fā)用藥需求?!?/p>
此外,博瑞醫(yī)藥在2023年1月底的機構調研中提到,“泰興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基地(一期),規(guī)劃產能3450kg,主要為卡泊芬凈、米卡芬凈鈉、阿尼芬凈、恩替卡韋、奧司他韋、依維莫司等產品原料藥的生產”。
3月1日,中國醫(yī)藥物資協(xié)會研究院基層醫(yī)療研究所所長黃偉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奧司他韋屬季節(jié)性流感藥物,需求會隨流感流行程度而變動,這一輪的市場熱度比較難長期持續(xù)。但在目前新冠、流感、諾如病毒交織的情況下,(市場熱度)會有一段時間的推移,最遲可能到4月底”。
在他看來,“目前市場對奧司他韋的需求旺盛,對相關藥企來說是利好消息,但企業(yè)也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調節(jié)好產品供應節(jié)奏”。
除了短期需求的不確定性,對多家藥企來說,由于奧司他韋被納入集采,降價明顯,利潤空間也相對有限,能否實現“以價換量”,仍需打上問號。
在2022年7月的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中,奧司他韋共有三個規(guī)格在采購名單中,分別是30mg、45mg、75mg,最高有效申報價分別為6.45元、8.8元、13.01元。
根據結果,中標奧司他韋的是東陽光藥、華海藥業(yè)、科倫藥業(yè)、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一品紅、諾泰生物等10家企業(yè)。
當時,東陽光藥對其核心產品奧司他韋(規(guī)格75mg)報出了0.999元/片的價格,對比該規(guī)格13.01元的最高有效申報價,降幅高達92%,遠低于第二位科倫藥業(yè)1.496元/片的報價。
相比奧司他韋此前的市場均價20.5元/(片或粒),其他藥企的中標價格,也降幅明顯。
如一品紅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規(guī)格75mg),擬中標價格為19.93元/盒,產品包裝為10粒/盒,相當于1.993元/粒;華海藥業(yè)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規(guī)格75mg),擬中標價格為2.096元/片;此外,諾泰生物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規(guī)格75mg)擬中標價格為27元/盒,按照10粒/盒推算,相當于2.7元/粒。
有醫(yī)藥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多家藥企的奧司他韋產品納入集采,在院內市場的銷售額能否彌補降價后出現的收入下滑,仍是未知數。此外,院外市場比拼的更多是團隊與執(zhí)行力,“以價換量”的趨勢并不明顯。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