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就在這個用以號召全球共同努力解決毒品問題之日的前夕,美國以涉嫌生產銷售芬太尼化學前體的名義起訴四家中國企業(yè)和八名中國公民,刻意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并以諉過他人的方式,掩蓋本國打擊毒品犯罪的無能和不作為。美方的做法是對國際禁毒合作的蓄意破壞,違背了聯合國設立國際禁毒日的初衷。
據統計,美國吸毒人數約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美國疾控中心估計,芬太尼在2022年導致約11萬美國人死亡,目前是美國18歲至49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美國毒品問題之嚴重,的確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然而,美國政府的“應對措施”卻基于錯誤認知和政治算計,注定南轅北轍,導致其毒品問題愈演愈烈。
近年來,服務于地緣政治戰(zhàn)略,美國方面多次炒作芬太尼問題,將其國內毒品泛濫歸咎于“中國對相關藥品出口疏于監(jiān)管”。而實際上,美方所提到的芬太尼前體,是一些可以參與產生芬太尼的普通化學品,根據國際禁毒公約和中國法律均不受管制。而且,中國對芬太尼產品的進出口有嚴格管控措施,有限的出口主要針對發(fā)展中國家,如斯里蘭卡、厄瓜多爾、菲律賓、土耳其等國,并不包括美國。自2018年美國大肆炒作這一話題以來,中國已在不同場合多次言明上述事實。只是誰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美國政府始終罔顧真相,執(zhí)意針對中國打“芬太尼牌”,連中國生產的膠囊填充機等普通醫(yī)療產品模具也成了美方制裁的對象。
詳情點擊: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3-06/27/content_89627387.html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