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東半島遭遇今冬
第三輪明顯降雪天氣過程
威海局部遭遇暴雪
雪有多大?
網(wǎng)友拍攝了雪中刨車的場景
還有熱心網(wǎng)友
給出了經(jīng)驗之談
據(jù)分析
此次威海暴雪為冷流降雪
那么,什么是冷流雪?
它為何偏愛山東半島?
01
為何威海煙臺
被稱作“中國雪窩”
“降雪,肯定看向東北!”東北三省的雪堪稱是冬日城市的一道經(jīng)典風景線。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山東的兩個海濱城市由于冬天較多的降雪也會形成獨特的海濱雪城風貌,被稱為“中國雪窩”,那就是煙臺和威海。
每年冬天,相比于山東其他地區(qū),煙臺、威海的雪明顯要多很多。因為這兩個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為主,占總降雪日數(shù)的比例高達80%以上。
今冬以來,山東半島已出現(xiàn)三輪明顯冷流雪過程,時間分別為11月29日至12月2日、12月16日至18日、12月21日至22日。每一輪降雪過程中,都有半島局部地區(qū)降雪達到暴雪量級。其中12月22日,山東威海遭遇持續(xù)降雪,路面積雪嚴重。
根據(jù)煙臺萊山機場氣象統(tǒng)計資料顯示:當?shù)乩淞餮┠昶骄諗?shù)在39天左右。這種冷流雪是我國黃、渤海沿海地區(qū)冬季特有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尤以山東半島低山丘陵的北部沿海地區(qū)(位于渤海南部)為甚,而丘陵以南地區(qū)降雪量迅速減少。降雪量大是冷流降雪的特點之一,2005年年末至2006年初煙臺芝罘區(qū)降水量達80.3毫米,積雪1.2米深。
02
冷流降雪
是如何形成的?
所謂冷流雪,也稱“冷流降雪”,是由于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溫在冬季相較內(nèi)陸的地表溫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氣相對溫暖而濕潤。當冷空氣南下時,海面上方的暖濕空氣升至一定高度時,就會凝結成雪花,飄落下來,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稱作“大湖效應”。
以山東半島為例,冷流雪在蓬萊至成山頭一帶沿海地區(qū)尤為顯著。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極易產(chǎn)生冷流雪。
海洋熱容量大,冬季海水溫度的變化較氣溫及陸地的變化要平緩得多,南下的冷空氣經(jīng)過渤海海面時,與海水溫度相差較大,低層空氣增溫、增濕,為空氣對流運動提供了條件,使之在近海面形成具有一定對流性的層積云并產(chǎn)生降雪。
另外,半島北部沿海丘陵山地的地形抬升和海岸的摩擦會迅速把暖濕氣流抬升到凝結高度以上,也會對冷流雪起到增幅作用。
冷流雪往往帶來絕美景觀
但也在此提醒大家
雪天行車危險指數(shù)較高
注意行車安全
同時做好保暖措施
質(zhì)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