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平淡無奇,不影響顏值情況下容易被忽略。
醫(yī)學上將痣定義為色素細胞異常聚集皮膚表面的、肉眼可見的瘤狀結構,可先天存在亦可后天生成。
一般情況下,痣多為良性,但肉眼可見的痣也會癌變成黑色素痣。就像《非誠勿擾2》李香山得黑色素痣,放棄治療后自殺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家不必「談痣色變」,也不要過于迷信面相,有異常黑痣及時就診就對了。
黑色素瘤是什么
痣的類型特別多:先天性巨痣、皮內痣、交界痣、混合痣、藍痣、脂溢性角化病,甚至基底細胞癌、皮膚鱗癌等都囊括其中。
黑色素瘤是因為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惡變,而且不同國度的病變原因和部位具有差異性:
歐美、澳洲常見慢性陽光損傷型和慢性陽光非損傷型黑色素瘤;我國常見肢端型和黏膜型的黑色素瘤。
肢端黑色素瘤指黑色素瘤的部位在足底、足趾以及手指、指甲下等;
黏膜黑色素瘤指黑色素瘤發(fā)生在鼻腔、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食管、小腸、直腸、肛管等消化道黏膜上。
如果上述提及的部位有出現黑痣,請不要隨意點痣,先就診才是明智選擇。
當然,黑痣也有意外狀況,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要提高警惕,盡早就診。
哪些黑痣易變黑色素瘤
01 特殊部位
肢端和黏膜出現黑痣,一定要警惕,不要忽視,即使是先天的。
02 形狀異常、快速增大
任何事物發(fā)育異常都要留心,黑痣也是這樣,短期直徑增大或是形狀異常,更要警惕。
03 常受日光照曬
紫外線照射也是黑色素瘤的誘因之一,長期暴露陽光的黑痣更容易變成黑色素瘤。
有曬傷史且曬傷部位的黑痣突然增大,這種情況要注意。
04 有黑色素瘤家族史
普通人僅有十萬分之一的黑色素瘤發(fā)生概率,而有黑色素瘤家族史人群,發(fā)生率比普通人高10~20倍。
05 激光或冷凍處理過的不規(guī)則黑痣
有些朋友喜歡點痣,無論形狀是否正常。
輕易點除異態(tài)黑痣,會刺激黑痣變成黑色素瘤或加速黑色素瘤擴散。
06 損傷后出現的黑痣
損傷后皮膚出現黑痣,要及時就診。曾有十幾年前被針刺傷,傷口痊愈并長出會潰膿、增大的黑痣,隨后被確診為黑色素瘤的案例。
「ABCDE」法則
區(qū)分痣的良惡性
如何判斷痣是否潛在癌變風險,可對照「ABCDE」法則,看看懷疑的那顆痣是否有以下特征:
A(asmmetry)對稱性差普通黑痣結構較為對稱,多為圓形或橢圓形。但黑色素瘤或有癌變風險的痣,形狀不規(guī)則且不對稱。
B(border)邊緣模糊普通痣邊緣清晰,與周邊皮膚分界清晰,然而黑色素瘤邊界多呈鋸齒形或地圖樣改變,發(fā)現邊緣模糊、不整齊了,該警惕啦。
C(color)顏色普通黑痣顏色分布均勻,黑色素瘤顏色不均勻且呈多種顏色混合的情況。
D(drameter)直徑較大當黑痣直徑超6mm以上,要密切關注是否繼續(xù)擴大。如果直徑超1cm以上,應及時就診,醫(yī)生會根據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切除送病理科化驗。
E(evolving)動態(tài)變化一般情況下,黑痣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或出現破潰、出血,要及時找??漆t(yī)生就診。
如果黑痣受暴曬、摩擦就增大,或出現癢、痛癥狀,要先停止對黑痣施加外部刺激(摸、撓、摳),并找??漆t(yī)生辨別。
疑似惡變的黑痣,該不該切除?
平均每個國人身上有10~40顆黑痣,有些如皮內痣、皮脂腺痣、脂溢性角化、老年疣等黑痣不需要處理 (專業(yè)事情交給專業(yè)醫(yī)生鑒別) ,有惡變傾向或近期隆起、潰膿、出血等,醫(yī)生會評估再進行切除。
出于形象問題,有朋友喜歡點痣,在未確定痣是良惡性時,最好別動它(勿激光、腐蝕藥水點痣),先去醫(yī)院檢查后再行動。
如果癌變的痣 (不知情情況下) ,除痣方法不當或是清除不徹底,會加速惡變,影響治療痊愈。
但也不必過度恐慌,早好預防,定期皮膚自檢、關注痣的變化就好啦~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