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宋迎迎 通訊員侯霞)7月1日,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獲悉,該??蒲袌F隊首次利用渦分辨率的氣候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對未來增暖情境下極端大氣河事件的變化進行了評估,在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全球變暖下的極端大氣河事件》為題,在線發(fā)表于《自然·通訊》。
大氣河是大氣中具有高水汽含量的狹長氣流帶,它們可以橫跨數千公里,是導致極端降水和洪澇災害的重要來源。
該研究利用中國海洋大學參與研制的全球高分辨率地球系統(tǒng)模式(CESM)并結合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多模式數據,發(fā)現已有渦分辨率以下的氣候模式嚴重低估了極端大氣河事件的發(fā)生,表明現有氣候模式給出的全球變暖下極端大氣河的響應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渦分辨率的CESM模式則極大地修正了極端大氣河的模擬偏差?;诟叻直媛蔆ESM的研究結果表明,未來極端大氣河事件幾乎隨溫度呈線性增長;在強變暖情景下,到21世紀末,全球范圍內與極端大氣河事件相關的水汽輸送和降水總量將至少翻倍,而登陸的極端大氣河事件將增長約3倍。此外,研究進一步表明,在未來全球變暖情境下,大氣河與副熱帶氣旋之間的耦合關系將會減弱,從而影響大氣河的短期預測。
研究人員介紹,氣候模式中準確刻畫中尺度海洋和大氣過程可能是改善極端大氣河模擬的有效途徑,這為提高模式分辨率以提升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模擬和全球變暖下的預估提供了科學支撐。
關鍵詞: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