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
見習記者王佳霖
對于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二部曾豪同業(yè)的評價是“嚴謹認真、勤勉上進”。從業(yè)13年,從賣方轉型買方,曾豪形成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研框架,擅長獲取個股深度阿爾法。
【資料圖】
談及后市,曾豪認為,中長期看市場大有可為,相對看好新能源、軍工、汽車電子、高端消費、醫(yī)美、基建和地產產業(yè)鏈、黃金等方向。
不斷打磨投資框架
曾豪,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曾在中信證券從事建材行業(yè)研究,2012年至2014年,獲新財富非金屬建材行業(yè)最佳分析師三連冠;2013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金融青年。
2021年底,曾豪加入博時基金,他的投資框架也進一步升級,適度向右側拐點投資做偏移,增強進攻性。
持倉研究顯示,他管理基金的超額收益90%來自于選股。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選股型選手,曾豪非常重視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綜合成本最低、產品足夠強、服務最極致。
對于估值,曾豪認為,估值是結果。如果個股未來的業(yè)績翻倍,但是估值大幅收縮,那么股價也不會上漲?!懊總€季度,我會評估一下估值,觀察龍頭企業(yè)與行業(yè)第二名的競爭優(yōu)勢差距。如果差距在拉大,那么對估值的容忍可以適度放寬?!?/p>
“只有阿爾法才能穿越周期”,曾豪強調,投資需要做“簡單而正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選好公司,其次是好賽道,最后才是好價格。
不僅如此,曾豪投資上十分注重回撤,他反復表示“我希望,無論我的投資者在何時買入,都能有良好的持有體驗?!?/p>
中期不悲觀
未來兩三年值得樂觀
對于后市,曾豪認為“經(jīng)濟形勢沒有預期中那么悲觀?!睆幕久鎭砜?,目前國內宏觀經(jīng)濟處于緩慢復蘇過程中,未來將會有更多“穩(wěn)經(jīng)濟”措施出臺。流動性層面,曾豪判斷,國內流動性將保持較寬松的狀態(tài),不會大幅收緊。
“我對未來2~3年的市場非常樂觀?!痹勒J為,政策面托底會“重啟經(jīng)濟”,基本面向上;海外方面,美聯(lián)儲的緊縮周期可能在2023年底結束,會帶來全球流動性的恢復。
曾豪的投資模式是“尋找具備核心競爭優(yōu)勢的龍頭企業(yè),伴隨他們成長”。他分析,目前,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指數(shù)的風險溢價處于較低位置。一旦經(jīng)濟重啟,流動性復蘇,被壓制的股票可能都會迎來較大的機會。在此背景下,他看好四條主線。
第一、高成長型賽道,包括新能源電池、風電、軍工等。新能源板塊重點看好新能源電池;風電板塊擁有兩大利好因素,需求端爆發(fā)、核心公司業(yè)績、格局和行業(yè)增速均處于上行階段;軍工板塊,比較看好的是航發(fā)產業(yè)鏈和導彈。
第二、消費。曾豪認為,消費板塊處于大級別行情的底部,一旦壓制因素消除,消費板塊公司的股價會有很大的反彈空間。具體而言,他更看好高端白酒、醫(yī)美和大消費三個方向。
第三、基建和地產產業(yè)鏈。曾豪表示,這兩個產業(yè)鏈目前處于極度壓制狀態(tài),下行風險較低。
第四、黃金?!懊缆?lián)儲加息拐點將出現(xiàn),在美國正式步入衰退周期之前,黃金股應該有較大的機會”,曾豪道。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博時基金 龍頭企業(yè) 材料科學與工程 宏觀經(jīng)濟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