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資產重組終止的消息尚未發(fā)布,股價已經搶先跌停。華鐵股份(000976.SZ)涉嫌消息泄露。
10月31日晚間,華鐵股份發(fā)布公告稱,籌劃大半年的重大資產重組終止。而在10月29日午后,二級市場上的華鐵股份股價突然閃崩跌停。
華鐵股份的前身是春暉股份,2016年,通過收購宣瑞國旗下的資產香港通達,公司向軌道交通領域轉型,因此更名為華鐵股份。去年,公司又向關聯方收購山東嘉泰51%股權,進一步加碼軌道交通業(yè)務布局。

近幾年,借助關聯收購,華鐵股份的經營業(yè)績實現了快速增長,2016年,華鐵股份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0.31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已經達到3.65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借助高溢價并購實現的業(yè)績快速增長存在較大隱患。截至今年9月底,華鐵股份商譽余額為33.72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44.95%。2018年,因為標的資產商譽減值,使得當年凈利潤降逾70%。
兩機構提前減持出逃
華鐵股份的本次資產重組,引發(fā)市場廣泛質疑。
始于今年2月,華鐵股份籌劃了大半年的重大資產重組以宣告終止了結。
根據最初披露的重組預案,華鐵股份擬通過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收購青島兆盈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兆盈”)10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fā)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對方為重慶兆盈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簡稱重慶兆盈)、濟南港通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簡稱濟南港通),二者分別持有標的公司76%股權、24%股權。其中,支付現金對價交易的是重慶兆盈所持標的公司38%股權。
本次交易標的重慶兆盈自身未開展實質性經營活動,其核心資產為通過香港兆盈高鐵、香港富山間接控制的BVVBT和香港利合100%股權。
公告顯示,BVV集團是全球知名的五大車輪、車軸和輪對制造商之一,主要為包括貨車、機車、輕軌、地鐵、客車和高鐵在內的各種軌道交通車輛生產車輪、車軸和輪對,并提供后續(xù)服務,其產品覆蓋亞太、歐洲、大洋洲、中東及非洲市場。香港利合為BVV集團在亞太地區(qū)(包括中國境內客戶)的銷售代理平臺。本次交易完成后,BVVBT以及香港利合將成為華鐵股份的子公司。
2019年、2020年,青島兆盈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4.97億元、16.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776.44萬元、11570.43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667.25萬元、9353.73萬元。2020年營收、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1.32%、70.74%、40.29%。
根據華鐵股份披露的信息,目標公司在業(yè)內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較強的盈利能力。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項看上去十分優(yōu)質的資產收購,最終胎死腹中。根據華鐵股份披露的信息,本次重組較為曲折。
今年8月,為了規(guī)避監(jiān)管審核,華鐵股份對重組方案進行了重大調整,收購標的公司100%股權改為76%,交易對方調減為重慶兆盈一家,取消發(fā)行股份,改為全部現金收購。同時,取消配套募資,交易價格也有所調減。
現金收購要簡單很多了。然而,最終也未能成行。
10月31日晚間,華鐵股份公告稱,鑒于疫情仍在延續(xù)且其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上市公司及交易對方認為現階段繼續(xù)推進本次交易方案時間長、不確定性較大,為保障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及各方利益,上市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此前,公司曾在境內外聘請中介機構,對標的公司開展盡調、審計等工作。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在終止重組前一個交易日,華鐵股份在午后閃崩跌停。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有兩家機構提前出逃,賣出金額前五名的合計賣出0.49億元。
75億資產34億商譽存風險
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對華鐵股份而言,并非全部為利空。
本次交易采用現金交易,交易價格為17.48億元。而截至今年9月底,華鐵股份賬面資金只有5.25億元。為了完成收購,公司勢必要大規(guī)模舉債,這將對原本吃緊的財務增加更大壓力。
此外,大幅增加的商譽也是一大風險。根據預案,標的公司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凈資產為1.07億元,本次交易,其100%股權作價23億元,增值率超過20倍。如果本次收購完成,華鐵股份將新增超16億元商譽。
截至今年9月底,華鐵股份商譽余額為33.72億元,如果本次交易完成,公司商譽將達到50億元。
毫無疑問,高達50億元的商譽,存在較大的減值風險。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華鐵股份是借助關聯并購而不斷加碼軌道交通業(yè)務。
華鐵股份的前身是春暉股份,主營化纖業(yè)務。2016年,公司作價33億元向宣瑞國收購香港通達,開始向軌道交通領域轉型。2017年,公司更名為華鐵股份。隨后,公司易主,宣瑞國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借助香港通達業(yè)績貢獻,華鐵股份的經營業(yè)績有了明顯改善。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18.62億元、17.38億元、17.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1億元、4.94億元、1.46億元。
收購香港通達時,業(yè)績承諾為,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3.12億元、3.90億元、4.50億元,實際數為2.97億元、3.23億元、4億元,均未完成業(yè)績承諾。
2018年,華鐵股份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下降70.52%,其原因就是對香港通達計提商譽減值1.11億元。
2019年,公司再次啟動關聯收購,作價9.69億元收購山東嘉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山東嘉泰)51%股權,交易方是公司關聯方。業(yè)績承諾為,2019年至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1.61億元、2.15億元、2.51億元。2019年、2020年,其實際數為1.63億元、2.27億元,均如期兌現了業(yè)績承諾。
正是山東嘉泰助力,2019年、2020年,華鐵股份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6.72億元、22.43億元,凈利潤為3.03億元、4.4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3.65億元,同比增長30.26%。
山東嘉泰盈利能力能否持續(xù),也存在不確定性。收購山東嘉泰也是高溢價,形成商譽8.49億元。
此前,公司高溢價收購的香港通達產生的商譽為26.10億元。今年上半年,華鐵股份還收購了博科瑞,形成商譽0.23億元。至此,剔除已經減值部分,公司賬面商譽達33.72億元。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為75.02億元,商譽占總資產的比重高達44.95%,接近一半。
不可否認,未來,一旦標的公司業(yè)績不達預期,華鐵股份將面臨著商譽大幅減值風險。
質檢
推薦